了解車子的轉向特性與行車路線的判定

改車,很多人的興趣,
很多店賴以為生的『一技』之長,
但,車狂發現很多的改裝真是不知所云,
因此,改車不如先改人,
先將你的技術弄通後,
你會發覺很多車其實不用改也很悍。
練劍先用竹劍,再用木劍,浪跡天涯改用利劍,
尋訪天下名劍以便登上第一人,再來棄劍,
此時己可拆葉成劍,最後不用劍,
本身已是一把劍。

有一些術語,車迷們如果明白的話,再往下就比較容易,因為有離心力的存在,再加上每部車重心的不同,因此在過彎時,滑移的情況也因而不同,如果前輪滑移角度大過後輪的滑移角度叫做UNDERSTEER(轉向不足),相反的如果後輪滑移角大過前輪,叫OVERSTEER(轉向過度)。轉向不足會使車手有種安全的假象,因為它最大的特徵就是轉不過去,車尾不會移動,車頭一直往彎外衝去,略收油門就過了,因此在感覺上很『安全』。相反的,一般的車手對轉向過度就比較毛毛的,車尾飄飄的一副一直想滑出去的樣子,總會令人不太自在。這是一般不足與過度的說法,但如果車狂只告訴你這些那車狂也不叫車狂了。


轉向不足又分入彎轉向不足及出彎轉向不足兩種,前者在車子剛入彎時發生,它有幾種狀況一為車頭根本不向彎角行去,一為車頭指向彎角但卻向彎外前進。出彎轉向不足就很麻煩,一般指在全油門出彎時車頭根本不指向彎頂點(APEX)。

轉向過度亦然包含有入彎轉向過度及出彎轉向過度的情況,入彎轉向過度較少見,通常出現在車手的操作不當。出彎轉向過度指車子過了彎頂點,車手油門控制不當時產生。

DRIFTING橫滑移:指車子的前輪滑移角度和後輪相同,這是目前最快的過彎方式幾乎每一位F-l車手都採用此方式過彎。但橫滑移只適用於後輪推動的車輛,前輪帶動車沒辦法做出這種動作。當入彎時使用煞車使車尾略為滑動再用油門來控制它的滑移,重點在於煞車及油門的控制及配合。過重或過輕都不能成功的完成。

TlRE PATCH胎印:車胎在車輛靜止不動時的接地面積。這並非一成不變,當加速時重心後移後輪胎印會加大,減速時重心前移前輪胎印當然也會變大,右轉時重心偏左前,左側胎印加大。此時加速或減速都會改變胎印。

TRAIL BRAKE:在入彎前主要的煞車減速動作完成後,仍輕含著煞車進入彎角約1/3的深度這會使車輛的重心前移,增加前輪彎外的胎印使前輪的抓地方增加,有效的使車輛的控制更加容易。輕含著煞車,這個動作須要仔細的體會與練習,過或不及都會使你失控,小心!萬一車輛失控,車尾打滑時不要緊張,雙手握住方向盤,死命的將煞車踩死,車子很快會停下來,如果你刻意的想去修正它,經驗告訴我們,你只會使車尾左擺右甩一發不可收拾。

APEX彎角頂點:這也非一成不變,有時會提前有時會延後。

LINE行車線:賽車中最重要的一件事,路線錯誤一切免談,路線的選擇主要在增加彎角半徑,減低等速下的離心力。比賽中只在一種情況下會改變行車線,那就是在超車時。當你追到前車時,緊跟在後,先瞭解他的行車線後再更改你自己的路線,再找機會超車。因此平時練習時,應該多走幾種不同的路線,瞭解你的車子在各種不同路線下的反應,一但用上時才不致於慌亂,造成失控。

開車只有幾個動作,加速、減速、換檔、過彎。沒了!就這四個動作而已,分開都很容易,合在一起?那就不一樣了!

一氣呵成,或是段落分明,這就決定了你是在前面海闊天空毫無阻攔,或是緊隨在後飽嚐廢氣,搞得灰頭土臉,這期間的差別就在一個『順』字而已。高手行車如行雲流水,毫無滯感,一切就是那麼的理所當然。在理論上要仔細的推敲,在實際上要儘量做到順。

加速?油門一腳到底?那還用說,讀者們如果你以為一腳將油門踩到底就可獲得最快的加速,車狂告訴你很多時候你一腳將油門踩到底,就會很快的去撞到牆。

先找一雙薄底鞋,用來感覺踏板的力道,再找人車稀少的道路去感覺車子的反應,踩油門就好比在餵小孩吃飯,你一定要先等他把口中的食物吃光才能餵他吃下一口,同樣的在加速的動作上,你必須傾聽引擎的反應,才能決定是繼續加油或者鬆油,過大的動力只會造成車胎的空轉,產生一堆噪音外,並無實際的加速效果,這在前驅車上尤為顯著。而你須要多少動力?就要以你的目的而定,如你正在彎中APEX位置時,維持車子的平衡是最要緊的,因此如能將rpm保持在最大扭力點是最好,一過APEX點就將油門很順的踩到底,記得是一腳到底而非二腳或三腳,分批式的加速動作(二、三腳油門),對車子重心的改變會顯得很唐突,使得在彎中車子的平衡變得很難預測,在跑道上這意味著你不會有好成績,而在公路上如果產生這種狀況,那可生死難料了。

減速,也是如此,將油門鬆掉的動作,也要做的很Smooth,不要一下子就將右腳移開,因為這會使得重心立刻前移,如果這時你正好要入彎,或已在彎中,重心突然前移將造成車尾的滑移,因此最好避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湯姆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